
厲害了!厲害了!
除了造汽車和飛機
無錫還有能力造衛星!
11月17日,“太湖1號”商用衛星正式在北京完成總裝,即將進入整星模飛測試階段。“太湖1號”將于2020年5月發射升空,與其他衛星組網運行,向地面提供一系列的多譜段遙感觀測數據。而擔當“太湖1號”衛星總體任務的單位是來自無錫山水城的一家民營企業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太湖1號”長啥樣?
禧寶在無錫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看到了與“太湖1號”同等大小的衛星模型(如圖),衛星是1立方米的正方體形狀,兩側的太陽能帆板在軌展開后長達6米,衛星總重達70公斤。除了配置多光譜成像設備、短中長波紅外相機,“太湖1號”同時搭載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設備,具有高分辨率、寬覆蓋等特點。
這家企業也很牛!
據悉,作為一家致力于提供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和關鍵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卡爾曼多年來致力于衛星關鍵零部件領域的研發,截至目前已經服務過25顆衛星。據卡爾曼運營副總黃振華介紹,“太湖1號”于2017年5月中標,是幾百個參與競標單位中拿到衛星總體任務的唯一一家民營企業,衛星初始論證、分系統設計、零部件制造、衛星總裝、發射等系列全過程全由卡爾曼負責。
黃振華說,作為一顆有著高空間分辨率的遙感衛星,“太湖1號”將于2020年5月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在距離地面高度600公里的軌道和其他14顆“創新系列”在軌衛星組網運行,在軌運行時間3年。借助衛星強大的數據獲取能力,能夠為農業生產、水資源監測、林火預警等領域開展高效、精準的應用服務。
“‘太湖1號’的總裝完成,是無錫衛星組裝技術研發的一個里程碑產品,標志著無錫在衛星總體任務承擔上的技術和能力已經走在了全國同類城市的前列。”
華東師范大學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余超教授表示,“太湖1號”衛星既是卡爾曼自主研制的第一顆用于商用遙感數據監測的衛星,也是江蘇第一顆被送入太空為客戶提供在軌數據監測服務的衛星,標志著太空衛星真正有了專屬的“無錫制造”。
據悉,作為培育太空經濟的重要手段,我國商用衛星發展已經超過10年,商用衛星被送入太空,為國內生產、生活提供精準數據。近年來,多處國家級發射場向航天民企打開大門,助力民營企業參與衛星研發及太空“創業”。
在“太湖1號”衛星完成總裝的同時,卡爾曼無錫基地衛星總裝車間(占地7000平方米)也進入規劃設計階段。這意味著,今后在錫就能完成衛星總裝任務。
為我大無錫點個大大的贊!
(記者:邵旭根 圖、文)